第434章 两个循环 (第1/2页)

加入书签

“柳叔叔、王叔叔,不知道你们二位有没有发现过,各地开发区的产业颇有几分大同小异的感觉。”李晓月对柳振国和王国仁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。

如果是以前,李晓月不会觉得这有什么问题。

过去国营体制之下,很多地方的产业其实都是差不多的格局,我这里有制衣厂,隔壁也有;我这有搪瓷厂,隔壁也有;还有纺织厂、酒厂、皮鞋厂、副食品加工厂等等,都是小厂子,主要供应本地居民需求。

除去一部分本地特有的矿产,和一些重资产的大型重工厂之外,其他产业几乎每个县都有涉及。

九十年代后,各地小厂子纷纷破产,下岗潮基本就是集中在这些各地“雷同”的小厂里,实在没有太大竞争力。

各地工厂破产,带来各地产业格局变动,确实有打破过去各地产业雷同的局面。

但是李晓月在几个开发区考察过后,发现好像一切又回到了原点。

“我看了一下国华手上有意向入驻新台开发区的企业名单,发现和其他地方几乎没有什么不同,无非就是钢铁厂、电子厂、服装厂等小型厂子,并没有形成足够的集群效应和产业规模。”

“如果国华没有给新台定下种业及相关配套这条发展道路,并且拒绝了那些小型工厂的入驻,那么新台未来的走向,也只会是同其他各地的开发区一样走向‘雷同’这条路。”

李晓月的问题,的确引起了柳振国和王国仁的思考。

王国仁毕竟是专门搞经济的,他早就有注意到这方面的问题,柳振国反而了解得不如王国仁多,如今被李晓月点醒,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。

王国华看两位领导陷入沉思,他也补充了一个自己的观点。

“柳叔、王叔,不知道你们注意过没有,各开发区第一任领导或许会选择更具开拓精神的干部,但是后续的继任者,多数以守成为主,他们追求的更多是稳定、不出错。”

“如何才能达到这个效果?自然便是学习现有经验。”

王国华言尽于此,再说下去就涉及到体制内的一些老问题了。

王国仁倒是比王国华要大胆,他对王国华的观点又进行了补充。

“即便是具有开拓精神的干部,往往也会有路径依赖,上一个地方做得成功的经验,直接套用到下一个地方,甚至还会挖过去的墙脚,直接把成套的产业链带到下一任驻地,长此以往,晓月提到的这些问题也就不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页

言情小说相关阅读: 青鸾之上 全能奶团又重生了 神豪大一新生,千万身价很合理 平民娘娘靠着演技杀穿后宫 ao恋综里的路人beta 退婚后,傅总夜夜难眠红眼求原谅 高武:吾既修罗,杀戮成神 穿成极品农妇后继续极品 我踹了南国晋王,找了北国摄政王 重生九零,去他丫的扶弟魔 我在兽世当猪猪,糙汉争着做兽夫 神话之百鸟朝凤全球 等港来风 电竞:射手将自家打野宠上天 农民有声的历史记忆 都市狂婿 魔女降世,邪帝你别走 奔现当天,你提通缉犯上门赴约? 休夫带两娃,她靠种田风生水起 云音诀